Search

#最新【一日增5例、首度爆發院內感染,暫不考慮封院;北車大廳禁止聚會與席地而坐至4月底】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最新【一日增5例、首度爆發院內感染,暫不考慮封院;北車大廳禁止聚會與席地而坐至4月底】
 
今(29)日下午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宣布,台灣爆發了首例的院內感染,個案34(50多歲女性)住進北部某醫院後,一名清潔工(案35:50多歲女性)以及3名醫護人員(案36:30多歲女性;案37:20多歲女性;案38:40多歲女性)也確診COVID-19(武漢肺炎);此外,一位60多歲女性跟團前往杜拜與埃及旅遊也確診(案39)。使得過去24小時內,台灣新增5例確診個案。
 
■首度爆發院內感染,指揮中心:目前無封院可能性
 
昨(28日)傍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臨時公布陳時中的視察行程,今天一整個上午,陳時中視察了桃園醫院以及台北榮總,逐一檢視醫院內的進出動線規劃、負壓隔離病房等防疫措施,並通知媒體採訪,罕見的大動作主要是因疫情出現變化,刻意要讓全台醫院繃緊神經。而下午記者會上,他宣布台灣出現首例的院內感染,是由昨日公布確診的案34(有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史),與案34接觸的醫院清潔工出現輕微咳嗽症狀,經採檢後確診陽性,案34進入病房後,3位曾照顧案34的護理師,也出現輕微症狀並採檢陽性。
 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,經過專家會議研判,應該是案34傳染給清潔工、護理人員,是一起院內感染,因此緊急果斷的追查,確定醫護人員沒有跨病房工作,鎖定發生的單一病房,進行全面清潔與消毒,並把所有病房接觸者(包括病人、醫護人員等)居家隔離或移往醫院提供的隔離空間,病人則是移往一人一室照護,護理人員全數更換。
 
陳時中也強調,由於清潔工(案35)持續工作到27日,工作地點在急診室,因此昨夜就下令急診室採檢90幾個點(急診室的空間設備採檢)確定都是陰性,並採取分區淨空與消毒,而被採檢的醫師目前是陰性,但指揮中心高度重視此案,研判還在可控制範圍,現階段是無封院的可能性,但還是要步步為營。
 
陳時中進一步指出,今日視察兩所醫院,分別是地區醫院與醫學中心,地區醫院是防疫第一線,醫學中心負責「急重難」症病人分工負責,但不管是哪一家醫院都必須做到人員分流管制,以及維持醫院內的秩序,他們已與內政部警政署合作,未來在醫院內任何違反秩序的行為都不會容忍,隨報隨辦予以嚴懲,絕對不容忍任何破壞醫院分流規則者。
 
■強化醫院分艙分流,但不贊成醫院加強通報無證移工
 
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明,只要醫院做好分艙分流,將醫護人員的工作區塊化,每一位醫護人員固定在某一區塊工作,避免擴大感染,封院的機會非常低。陳時中指出,這次院內感染確診的醫護人員都在同一個病房工作,已封鎖該病房,並進行清潔消毒,這就是要求醫院做好人員分流分艙的用意,確保感染不至於擴大,守住醫院的防線。
 
媒體詢問當醫院加強對無證移工的通報,若出現照護缺口誰來補?陳時中表示,病患的長期照顧有部分是仰賴外籍移工,政府不鼓勵非法行為,但醫院舉報後,出現的人力缺口對疫情沒有幫助;對於無證的看護,在醫院外由勞動部管理,醫院內則做到陪病人員的教育訓練與管理,避免陪病人員在醫院趴趴走,將移動風險降至最低。
 
至於醫院探病,陳時中強調,現在是防疫非常時期,進出醫院探病盡量避免,現在通訊設備發達,使用視訊已經很足夠,希望醫院減少非必要的進出,目前維持一名住院病人發給兩張探病證、一張陪病證,但仍呼籲國人盡量避免進出醫院,尤其收治重症的醫學中心更要避免。
 
■公布案33的日本旅遊路線 呼籲國人近日避免搭機
 
昨日公佈的案33(30多歲男性)在2月17日至22日前往日本旅遊,確診後,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案33的旅遊路線,其中2月17日在富山縣高山、18日在岐阜縣高鷲滑雪公園,19日自高岡搭乘JR雷鳥特急號(金澤至大阪),20日大阪環球影城,21日及22日在大阪市區,目前已掌握個案同團旅客、同住友人及職場接觸者共67人,其中3人有症狀已住院隔離採檢,其餘將進行14天居家隔離並陸續安排採檢。
 
陳時中強調,日本目前的環境比台灣差,因此專家會議嚴判案33在日本感染的可能性比較高,但由於接觸的範圍大,因此決定公布日本旅遊路線,並提醒在這段期間經歷過路線者,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提高警覺。
 
另外,今日公佈的案39是在1月29日至2月21日前往杜拜、埃及跟團旅遊,同行的團員除了個案外有36人,案39於2月20日出現咳嗽喉嚨痛的症狀,採檢陽性確診,目前已經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治療,相關的疫調正在進行中;如果再有同行的人確診,考慮要提升杜拜與埃及的旅遊警示,但由於尚在疫調階段,也不排除是長途飛行時被傳染,因此還是再次呼籲國人,非必要避免搭飛機。
 
■台北車站大廳禁止租借與席地而坐至4月30日
 
由於案32的印尼籍看護曾到台北車站參加聚會。由於週末假日不少移工會在此聚餐,較擔心大家拿下口罩吃吃喝喝聊天而可能的群聚感染,所以在指揮中心的建議下,台鐵從今日15時起至4月30日禁止民眾在北車席地而坐及群聚,大廳禁止租借舉辦活動,會於車站大廳周圍定點立牌公告,台鐵將會同員警執行定期及不定期巡察,並視現場情形機動增加巡查與勸離,也會請清潔公司加強大廳及重點區域的清潔工作。(文/嚴文廷;攝影/楊子磊)
 
#報導者持續追蹤疫情,完整專題請看:
【世紀之疫──2019新型冠狀病毒風暴】http://bit.ly/3bhXgrJ
【#不斷更新】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即時訊息:http://bit.ly/2vIPjLT
 
★紀錄關鍵時刻,看見事實重要,#贊助報導者:http://bit.ly/2Ef3Xfh
★關注疫情最新消息,立刻追蹤 #報導者推特: http://bit.ly/2YeHAOP

#防疫 #2019新型冠狀病毒 #武漢肺炎 #COVID19 #報導者 #台鐵 #院內感染 #急診分流


Tags:

About author
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 台灣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歷史性改變,不論是新舊世代的價值變遷,或者新舊媒體的典範轉移,對新聞工作者都是全新的挑戰。 然而,無論挑戰多麼嚴苛與艱難,我們依然對新聞工作充滿熱情與信念,並且知道台灣社會需要一個能以真實而深度的報導,去挖掘重要議題、監督公共政策、推動進步價值,拓寬我們的國際與文化視野的媒體。 因此,我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新聞網站:報導者。 「報導者」這個名稱說明了我們將回歸新聞工作的初心與本質,致力於具有手作質感的深度報導;而做為網路新媒體,我們也將勇於探索網路新工具與呈現方式,重視網路的公共性與開放性,並結合各種進步價值與公民力量。 更具體而言,「報導者」會關注三大領域:在地議題的深度調查、國際與中港專題、文化與思想報導/評論。 「自己的新聞自己救」,我們深信,除了犬儒、失望與憤怒, 要改變台灣的新聞環境和公共領域,我們必須勇敢地往前走出一條不同的路,開始一場台灣的新聞小革命。
《報導者》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。秉持深度、開放、非營利精神,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。
View all posts